近年來,心血管病成為危害我國居民健康的“第一殺手”。心血管疾病(CVD)死亡率高居疾病死亡構成的首位。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CVD。目前我國心血管疾病患者人數(shù)已高達2.9億,相當于美國總人口(約3.2億)或德國、法國、英國、意大利和西班牙5國人口總和。此外,與心腦血管疾病密切相關的糖尿病患病率也已高達11.6%,患病人數(shù)高達1.1億。
不僅如此,現(xiàn)實中,心血管病患者往往合并高血壓、吸煙、血脂異常、糖尿病、超重和肥胖、體力活動不足、代謝綜合征等多種危險因素或疾病,面臨心腦血管事件發(fā)生風險上升的威脅,相關疾病的管理成為學術界和患者關注的焦點。
做好“三醫(yī)聯(lián)動”降低心血管風險
在近日舉行的2016阿斯利康心血管高峰論壇上,北京大學第一醫(yī)院心內科心臟中心主任、中國心血管健康聯(lián)盟副主席霍勇教授強調,很多心血管疾病所導致的死亡是可以預防的,這已經(jīng)是共識。迄今為止,廣大心血管醫(yī)生主要通過二級預防和各種治療手段改善心臟病患者的預后,我們也需要關注心血管患者的遠期預后和長期隨訪,做好“三醫(yī)聯(lián)動”:專科醫(yī)師、康復醫(yī)師、全科醫(yī)師,進行全程管理。此外,更應從多種危險因素共同控制,從治療到預防。進行全方位管理。全方位管理在疾病方面意味著從疾病的預防、治療到康復的全病程干預管理,高血壓、血脂異常和糖尿病等的危險因素的全面控制,降低心血管風險。
隨著分級診療制度的進一步落實,慢性疾病管理已經(jīng)由三甲醫(yī)院等“大醫(yī)院”慢慢轉向基層醫(yī)療機構等“小社區(qū)”,這意味著需要從基層醫(yī)療機構到三甲醫(yī)院等都應積極參與,實現(xiàn)各級醫(yī)療機構的全面覆蓋;此外,它還需要調動社會各方資源的積極性,使之共同參與心血管疾病的防控工作中。
急性冠脈綜合征的救治在于縮短救治時間
本次論壇的上半場關注“立足循證,強化冠心病全方位管理”。在冠心病管理中,尤其需要關注以急性胸痛為主要臨床癥狀的急性冠脈綜合征,發(fā)病急、病情重,如未及時救治往往導致患者因急性心肌缺血而死亡。急性冠脈綜合征的救治在于縮短救治時間,讓患者能夠得到及時地救治,拯救生命。在中國ST段抬高心肌梗死平均心肌總缺血時間至少10小時以上,嚴重影響救治成功率,而且患者入院后診療規(guī)范不統(tǒng)一,加重死亡率居高不下。
本次論壇上還分享了由中國心血管健康聯(lián)盟指導的“加速胸痛中心建設”項目,該項目將在未來三年內推動1000家胸痛中心的信息化建設和認證工作,以進一步提高我國急性心肌梗死整體救治水平,助力提升心血管病診療水平與效率,共同促進心血管疾病防治拐點的早日到來!
除了早期的規(guī)范化救治,進行評估長期風險,建設隨訪系統(tǒng)對于冠心病的診治同樣有深遠意義,從關注治療數(shù)量向關注治療質量上提高,實現(xiàn)冠心病的全方位管理,拯救更多生命。
高血壓患者應常規(guī)監(jiān)測心率
論壇的下半場關注“贏在起點,綜合管控心血管危險因素”。俗話說:上醫(yī)治未病,但我國心血管領域“重治不重防”的局面依然存在。心血管疾病錯綜復雜又相互關聯(lián),對高血壓、血脂異常、糖尿病、吸煙、超重/肥胖等危險因素的全面控制至關重要。論壇上,多位專家強調心血管疾病的管理應該從治療轉向預防、防治并重,通過二級預防和各種治療手段改善心臟病患者的預后,但治療并非最終目的,更重要的是“治未病”,呼吁全社會關注心血管高危人群的預防。
心血管疾病中,高血壓較為常見。在中國高血壓人群有2.7億,中國18歲及以上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為25.2%。以高血壓為例,若高血壓合并多個心血管危險因素,急性心肌梗死風險增高可達40倍!因此心血管疾病管理應該由治療轉為預防,提倡種危險因素共同控制,關注心血管高危人群的預防,其中做好包括降脂、降壓、降糖等治療的心血管疾病一級預防已成為關鍵所在。
此外,在降壓的同時,心率管理的重要性也不可小覷。會上,專家在解讀《2016歐洲高血壓學會關于高血壓伴心率增快患者管理共識》時強調,靜息心率快和高血壓預后相關,高血壓患者應常規(guī)監(jiān)測心率,當心率達80-85次/分的高血壓患者還需要進行心率控制。 (記者 歐旭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