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月14日是“世界癲癇日”。我國目前有癲癇患者1000萬人,每年新增癲癇患者約40萬人,可謂群體龐大。癲癇民間叫“羊癲瘋”,是因腦神經元反復過度同步放電,導致全身出現(xiàn)抽搐的慢性腦部疾病。民間很多人誤認為這個病要一輩子吃藥控制。其實,有接近30%的癲癇藥物治療效果不佳,外科手術可能是更管用的辦法,不過必須經過嚴格的術前評估。
在眾多癲癇患者中,有一半以上找不到明確病因。腦損害與腦損傷、腦腫瘤、腦血管病、顱內感染等都可能是造成癲癇的原因。過去傳統(tǒng)上,癲癇治療一般以藥物控制為主。但往往癲癇病人因為難以得到很好的管理,很難堅持正規(guī)治療,很容易再次發(fā)病,所以,癲癇的治療非常困難,給老百姓留下了要一輩子吃藥的印象。
廣東省第二人民醫(yī)院神經外科主任張勇介紹,在正規(guī)服用抗癲癇藥物的情況下,約有50%的癲癇患者發(fā)作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。但其中還有20%-30%對抗癲癇藥物效果不佳,這也被稱為癲癇中的頑疾。他指出,當患者服用2種以上的藥物規(guī)范治療2年以上,仍舊每月發(fā)作2-4次時,就屬于難治性癲癇。
癲癇非常容易復發(fā),很多患者就認為癲癇病是治不好的。甚至有人誤認為癲癇病就是一種不治之癥,反而讓癲癇患者錯過了最佳治療的時間。張勇主任說,癲癇長期發(fā)作會造成嚴重后果,年幼患者因處于生長發(fā)育期,若反復發(fā)作會造成腦部不可逆損害,導致智力發(fā)展停滯、倒退,甚至肢體偏癱,成人會造成生活質量下降,甚至不能工作和進行正常的日;顒印
對于此類藥物難治性癲癇,過去因受限于技術手段不能明確致癇灶,只能通過不斷的更換或聯(lián)合四、五種或更多抗癲癇藥物治療,且效果往往不滿意。不過,隨著技術發(fā)展,這類患者通過嚴格規(guī)范的評估其實是可以通過手術治療控制發(fā)作甚至治愈。
張勇主任介紹,曾經有2例顳葉癲癇病人,都是難治性癲癇,在以往可能兩個家庭就都毀了。一例是3歲小孩,從1歲犯病,癲癇反復發(fā)作藥物難治,就診時智力已經嚴重落后同齡小孩應有的水平,經過嚴格評估明確致癇灶并進行切除,術后隨訪癲癇無發(fā)作,智力水平逐步提高。一例是20歲女性難治性癲癇病人,評估結果為海馬硬化的顳葉內側型癲癇,行切除性手術后癲癇無發(fā)作,之后正常結婚生育。
目前臨床可以通過嚴格的術前評估檢查尋找致“癇灶”,包括詳細的發(fā)作癥狀學采集,長程視頻腦電(VEEG)、頭顱磁共振(MRI)、PET-CT/MRI、神經心理評估等,必要時需進行立體定向顱內電極(SEEG)植入檢查。長程視頻腦電(VEEG)監(jiān)測不同一般的腦電圖,在癲癇發(fā)作時不僅能捕捉到癇樣放電,而且通過視頻還能同步觀察癲癇發(fā)作的詳細過程,發(fā)現(xiàn)患者和家屬不能描述的細微改變,對于癲癇灶的定位非常有幫助。
張勇主任表示,通過以上嚴格的解剖-電-臨床綜合分析,如果明確致癇病灶,就可以通過外科切除性手術來獲得良好的療效,如果病灶范圍廣甚至位于重要功能區(qū),不能進行切除性手術,則可以采用調控性手術比如迷走神經刺激術(VNS)、腦深部電刺激(DBS)等來有效控制癲癇發(fā)作。(記者 嚴慧芳 通訊員 高龍)